close


 


法國高速列車train à grande vitesse)也稱TGV~79.6.6.  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79.6.7.


 



79.6.5. 當天下午9點〈天色還早呢~有圖為証〉回到飯店Movenpick Radison Hotel~有名的冰淇淋品牌




 


買了瓶紅酒,夫妻甜蜜的互敬



 


親愛的~等一下再去逛逛



6.6.早上離開飯店前往法國


鳥瞰法國



 


經過瑞法邊境



 



前往狄戎Dijon搭乘下午2:48的子彈列車


這是我們要搭的車




 


下午4:30到達巴黎里昂火車站


 



位於巴黎東邊的富有藝術氣質的里昂火車站Gare de Lyon






 



巴黎(Paris~我們來了,雖然已經接近了旅程的終點,但卻也是這趟旅遊最精華之處,我們這次旅行的最後三天都是集中在花都~巴黎。
最初巴黎地區只是一個名為巴黎西(Parisii)的凱爾特/高盧部落的聚居地,公元前52年,巴黎地區被羅馬人征服,凱撒大帝在他的高盧戰事多次提到的路特提亞(Lutetia)就是巴黎。358年,羅馬人在這裡建造了宮殿,這一年被視為巴黎建城的元年。羅馬人起初將該城命名為Lutetia,在400年前後改名巴黎。因為受到蠻族不斷的騷擾,就移到塞納河上的城島(翻譯:西岱島或西提島,Île de la Cité)。但是羅馬時期高盧行省的中心在南方的里昂,巴黎只是一個小規模的定居點,而且集中在左岸。
在抵抗維京人進攻中享有盛譽的巴黎伯爵厄德(Odo)(羅貝爾之子)在888年由大領主們推選為西法蘭克王國的國王。他的重孫于格·卡佩(Hugues Capet)於987年加冕為法蘭西國王,開創了卡佩王朝,同時巴黎也首次成為法蘭西的首都。
11世紀開始,巴黎向塞納河右岸發展,路易六世在右岸地區建立了市場和道路,奧古斯特‧ 腓力普二世1180~1223建設了環繞巴黎的首座城牆,還拓寬了城市道路,建設公共噴泉,開始興建羅浮宮,1215年建立巴黎大學。路易九世1226~1270開始建立聖禮拜堂(La Sainte-Chapelle),並開始了巴黎聖母院的興建工程。


1345年巴黎曾遭到黑死病襲擊,並曾在百年戰爭中被英國和勃艮第軍隊佔領,1358年查理五世建立巴士底獄。1430年英王亨利六世在巴黎聖母院加冕為法國國王,1436年法王查理七世收復了巴黎。1715年路易十四興建凡爾賽宮,並將宮廷和行政機構遷往那裡。


1789年,法國爆發了大革命,巴黎的很多地名被更換:路易十五廣場被更名為協和廣場,巴黎聖母院被更名為「理性堂」,傑出的哥德式建築聖雅克教堂被夷平,旺多姆廣場的路易十四銅像、新橋的亨利四世銅像和巴黎其他各處的國王銅像被推翻。大革命結束後,拿破侖對巴黎進行了新的擴建工作,興建了巴黎凱旋門和羅浮宮的南北兩翼,整修了塞納河兩岸。
1870
年普法戰爭和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巴黎再一次遭到戰爭的破壞。為紀念法國大革命一百周年,同時為了迎接巴黎世界博覽會,於1889年修建了艾菲爾鐵塔。為迎接1900年世界博覽會修建了巴黎地鐵,同時建造了大皇宮和小皇宮。
巴黎艾菲爾鐵塔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都沒有遭到嚴重破壞,但是在二戰期間被德軍佔領。1944年巴黎解放前夕,希特勒曾經下令徹底摧毀這座城市,但這個命令沒有被執行。1944825日,巴黎解放。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於巴黎市中心西堤島的教堂,陸續建造於1163年到1345年,屬於哥德式的教堂。


法國大文豪雨果 (Victor Hugo) 更是以聖母院為背景完成名作「鐘樓怪人」 (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巴黎聖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不是指別人,正是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聖母院大教堂並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棟宗教性建築,西堤島的東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來祭祀羅馬與高盧神祈的神殿。至於在此地址上所修築的基督教教堂,則眾說紛紜,有說法認為在4世紀時這裡修築了一座用來祭拜聖史蒂芬的大型教堂,但也有說法認為教堂是在7世紀所建。












 




 


我們照一張合照吧




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份。


上層是一排細長的雕花栱型石柱,左右兩側頂上就是塔式建築,這兩座塔樓並沒有竣工,沒有塔尖;不過它們帶著高大的石欞窗依然非常美麗、壯觀,他在那些石欄杆上塑造著一個由眾多神魔精靈組成的虛幻世界,這些怪物神情怪異,冷峻俯視著腳下迷霧的城市或在角落、或在欄杆邊緣、或在塔尖,若隱若現。


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門洞上方是所謂的國王廊,上有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歷代國王的28尊雕塑,1793年巴黎人民他們誤認為是他們切齒痛恨的法國國王而將它們搗毀,後來又被重新復原並放回原位。長廊上面為中央部份,兩側為兩個巨大實質中欞窗,中間一個玫瑰花型的大園窗,直徑為十公尺建於1220~1225年,中間供奉著聖母聖嬰,兩邊立著天使的雕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雕像。


親愛的照一張吧




 


 



 



 


 


正中間的門洞一分為二的石柱上刻著基督的形象,在漏斗狀斜面牆上的石板上,有人格化的善惡諸神及聖使徒的雕像,圓拱頂部人字形曲面上,刻畫著一些精雕細琢的天界、天堂和地獄情景的畫面。門頭二心尖拱處繪有末日審判的場面,分為三組。中間是基督。兩側為聖母瑪利亞、聖約翰及象徵熱情的眾天使。在圓拱兩邊,一邊是因功德而獲得拯救德蒙福人們,另一邊則是一群被拉去受到末日審判的有罪的人。在下側柱帶上,刻著基督復活的故事。


右側門洞,稱為聖安那門洞,建於1160~1170。上面浮雕刻於123世紀,中間位置的分隔壁柱上繪有五世紀時巴黎大主教聖馬賽爾的形象,門頭二心拱上刻著聖母,兩側為天使所圍繞,兩邊則是莫里斯.德系利和路易七世國王。


第三個門洞叫貞女瑪麗亞門洞,中分住上為聖母何聖嬰像,其上方門頭二心尖拱上,是描繪聖母生平的故事及死後榮耀升天的故事。門洞兩側刻著表現一年十二個月的圖畫,漏斗狀斜面牆上有聖徒和天使的雕像。





 




 



 





親愛的再照一張吧



 


我們再照一張合照吧




以下是我買的風景圖片~~



 



 



 



 



南側玫瑰花型圓窗,建於13世紀,18世紀做過修復,上面刻畫著基督在眾使徒及眾童貞男女簇擁下行祝福禮的情形,其色彩之絢麗,鑲嵌之細密,像一顆顆燦爛的星星,五彩繽紛的光線射向室內的每一個角落。




 



在教堂的平面上,承襲自老教堂的基本格局,聖母院被設計成有五個縱艙(Nave)的規劃,包括一個中艙與兩側各兩個的翼艙。但相對的,整棟建築的尺度規模都放大許多,教堂全長130公尺,光是中艙就有12.5公尺寬,而整座教堂的全寬則為50公尺,穹頂(Vault)則為35公尺寬。


 










 


教堂右側




 



可找到真品的舊書攤




 



後殿



 


夜景





〈以上資料來自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 JEN 的頭像
    A JEN

    A JEN的部落格

    A 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