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原本是兒歌的雨夜花 〉


原來《雨夜花》這首歌曲一開始不叫《雨夜花》,它的本名叫《春天》,這原本是一首在日治時期由當時的台灣新文學健將廖漢臣先生,在1933年為台灣兒童所寫的一首兒歌,交由鄧雨賢先生譜曲。


 



                                                        

                                                    〈 一首悽涼情歌的雨夜花 〉



1934年,當時在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當時叫做古侖美亞)掌理文藝部的周添旺先生,由於工作上應酬的需要,有一次在酒家聽到一位淪落風塵的酒家女訴說她的悲慘故事。她原本是一位純潔質樸的鄉下女孩,離開故鄉來到台北工作並愛上了一位男孩,而且雙方已論及婚嫁。但是沒想到後來那男孩卻是變成一個薄情郎,愛上了別的女孩而遺棄了她,她自覺沒臉回家見故鄉的父老,於是一時心碎失意竟流落在台北的酒家……雖然在當時日治時代,男尊女卑的社會傳統下,這種令人哀嘆的小故事,是許多女子共同的心聲,令人說不完、也訴不盡…但是周添旺先生感覺得這位可憐的酒家女就親像一朵在黑夜裡被無情風雨吹落的花朵,她「離葉離枝」(離開親人與愛人)掉落「受難池」受人踐踏的遭遇,誰不感到心酸及惋惜呢?
所以,周添旺先生就將《春天》的旋律,改填了悲涼的歌詞《雨夜花》,也許是因為與時代背景、人民心聲相對映吧?這首歌謠竟然影響後來台語歌曲以無奈、哀怨為主體的創作方向。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雨夜花》,歌詞中所描述的「雨」、「夜」、「花」後來也變成臺語流行歌曲重要的主題意象,影響臺語歌詞的創作方向。好詞配上佳曲,難怪《雨夜花》可以ㄧ直傳唱下來,成為台灣經典歌謠之ㄧ。這首歌曲是鄧雨賢先生和周添旺先生合作的第一首曲子。



                                                       



 


                                 




 



                             雨 夜 花      雨 夜 花      受 風 雨 吹 落 地




                      無 人 看 見      暝 日 怨 嗟      花 謝 落 土 不 再 回



                             雨 無 情      雨 無 情      無 想 阮 的 前 程



                      並 無 看 顧      軟 弱 心 性      給 阮 前 途 失 光 明


 


                                                                           


                             雨 水 滴      雨 水 滴      引 阮 入 受 難 池




                      怎 樣 使 阮      離 葉 離 枝      永 遠 無 人 可 看 見



                             花 落 土      花 落 土      有 誰 人 通 看 顧



                      無 情 風 雨      誤 阮 前 途      花 蕊 凋 落 要 如 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 JEN 的頭像
    A JEN

    A JEN的部落格

    A 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